面对艺龙挑战,携程是否能HOLD住
发布时间:1343721967 作者:Reton技术部.Zhou曾记得,携程创立之初,凭借着在机场、火车站发放传单,一点点的取得了在线旅游业务老大的地位。而与携程同期创立的艺龙网,在OTA酒店预订业务中一直仅次于携程网,同时,艺龙网一直对酒店业务的发展十分专注,更希望自己在酒店预订市场能够争夺到第一名的位置。
曾经的携程辉煌无比,坐拥国内OTA(在线旅游代理商)行业领头羊位置达10年之久。但坚持“鼠标+水泥”落伍模式的携程在团购、无线等新兴领域显得不再那么得心应手。
酒店团购业务于是成了艺龙的有利切入点。后来,艺龙开始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目的是能够吸引到对价格相对敏感的中低端人群,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整体酒店预订量,达到抢夺市场份额的目的。
因为艺龙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持续的、统一的预订体验,这也是分销商为客户所创造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客户在艺龙这里预订,他的体验会是一致的,包括预订的智能化,服务质量的保障和承诺(24小时服务热线、到店无房首晚赔付等),产生问题后如何投诉,预定后去哪里点评,消费后怎样获取积分及优惠券。这种持续性体验会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不仅如此,竞争对手也开始对携程形成围攻之势:去哪儿等垂直旅游搜索不断分流携程的流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低价、性价比高的服务;传统电商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也大举涉足在线旅游行业;和携程模式相近的艺龙开始在酒店预定返现和团购方面找到了突破口;今夜特价酒店等移动APP也开始“崭露头角”。
于是乎,在这样的环境下,2012年第一季度,艺龙单季净营收达到243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3%;净收益190万美元,同比增58.3%。从酒店数量上来看,艺龙第一季度酒店预订量增长67%至280万间夜,这个增长率已经连续8个季度超过携程。
而同期,携程的净营收是1.45亿美元,净收益是27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下降28%。(7月25日最新的数字,携程201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5%)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携程总营业收入为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同期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23%。
携程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庞大的呼叫中心。目前在线酒店预订已成为更普遍的方式,携程的夙敌艺龙的在线预订比例已近70%,而携程主要订单仍然来源于呼叫中心,其在线预订比例始终没有超过50%。
在中国线旅游预订行业,艺龙被戏称为千年老二;虽然携程还是老大,但它的日子已经不再有从前那么风光。从过去5个季度的财务指标可以看出:携程毛利率水平连续小幅下降,运营费用率则缓慢上升,因此整体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然而今年艺龙的股价表现着实羡煞人眼,艺龙股价今年下半年开始上涨,不断刷新5年新高,截止12月31日19.80美元的收盘价,艺龙年内涨幅79.19%,排名涨幅榜第19。
事实上,艺龙的做法确实刺激了携程网。携程的客户存在部分流失。尽管携程对外宣称不会在意酒店团购市场,但从携程目前发起价格战的行为上看,携程正在花大力气反击艺龙网的追击。
显然,携程不会将这部分中低端客户拱手让与艺龙网。近期,携程网针对3星级以下的酒店推出了30元到50元不等的反现优惠,目的也是抢夺艺龙网定位的客户群体。
在业内人士看来,携程此次的“价格战”的子弹很可能正是其本身从商家收取的“佣金”,“为什么有这个实力降?那是因为原来很高,所以在现在的竞争之下,割肉竞争也是难免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从携程2011年全年财报情况来看,净营业额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毛利率高达77%。
这么高的利润率,会引来竞争自然是难免的。携程方面对此并不回避,“当前在线旅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资本热钱快速涌入这个领域,另一方面新进企业也不断增加,他们介入这个市场的办法就是价格战;对于携程而言,我们的策略是主动迎战。”
虽然依旧毛利高企,但无论是携程还是艺龙的数据都显示,两家的毛利率都在降低。携程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营业收入为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不过,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为75%,比去年同期下降3%。同期营业利润更下降33%,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4%下降至19%。
艺龙虽然维持增长,但是利润的增长也被各项营销支出和促销费用抵消。数据显示,艺龙第一季度净营收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第一季度净收益为人民币1190万元,同期增长高达54%以上,但是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为73%,与去年同期持平,“酒店预订业务和在线预订增长导致毛利率的增加,但艺龙人员费用的增加和酒店每间夜佣金的减少抵消了增长。”分析师如此表示,当前的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正是一场通过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的“血拼”。
但是这一切有用吗?就连携程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旅游产品业务也面临着许多威胁。实际上,携程是最早提供自助游服务的平台,但由于机票和酒店价格优势不再,这一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也相应下降。途牛、驴妈妈、悠哉旅游等公司在度假旅游领域也已有很大的用户基础,而传统的旅行社在年龄偏大的用户群也具有很大优势。
同时,潜力无限的在线旅游市场引来了资本“逐鹿”。新进入者不仅开始蚕食携程的市场份额,也开始颠覆传统的OTA模式。去哪儿和携程之前曾爆发轰轰烈烈的“去携大战”,双方的诉讼和官司也没有间断过。
分析人士认为,携程的大部分旅游产品都不具备价格优势,所以在搜索引擎的按价格由低到高的搜索排名中,携程总是排在后面。
根据艾瑞最新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年度监测报告》,201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1313.9亿元。在38.5%的市场增速支撑下,携程不会甘心,去哪儿、途牛、蚂蜂窝、驴妈妈等更为垂直于细分的新竞争者也各出奇招。
“搜索类网站做了携程等网站的信息搜集工作,然后将订购等流程还给消费者,依托流量收费,是更加直接的 眼球经济 ,所以投入不大,但自身成本不高。”一位分析师认为,“也许OTA在大打价格战的背后,整个依托佣金的商业模式所面临的是一场全面变革。”
【在百度搜索更多 面对艺龙挑战,携程是否能HOLD住】